原标题:造纸术与印刷术发明后的画册形式
在造纸术发明以前,继而纸被发明出来了,文字依附的材料渐渐被纸张所代替。纸张比竹简更轻便,比帛书造价更低廉,更符合人们越来越广泛的传播知识、交流思想的要求,尤其是中下层人民的需求,促进了画册艺术的快速发展。东汉蔡伦总结了前人的经验,扩大了造纸原料的来源,采用树皮,麻头和破布等材料造纸,改进了造纸技术,提高了纸张质量。明代宋应星撰著的《天工开物》中详细记载了古代造纸术的工艺流程,并附有插图。晋代造纸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,藤被广泛地用作造纸的材料。人们开始将大量的竹简文书誊抄到纸上,纸张代替竹简成为文字的载体。唐代政府在江南各地设立官办纸坊,此时雕版印刷术的出现也大大刺激了纸的发展,纸和印刷术的发明使知识的传播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。到了宋代原料范围扩大,竹被大量用来造纸。蜀中的造纸术大多用麻作材料,江浙多用嫩竹和麦茎稻秆为材料,北方造纸用藤。著名的纸张有徽州“龙须纸”、余杭“拳纸”、温州“蠲纸”、广南“梅州纸”等。
印刷术的发明,使东莞画册设计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印刷术发明之前,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本。手抄画册费时又费事,而且容易抄错、抄漏,用纸在石碑上墨拓的方法促进了雕版印刷的发明,是古代印刷术的重大突破。雕版印刷是将文字、图像反刻于木板上,再在印版上刷墨,然后铺上纸张,给以适当的压力,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到纸张上,揭起纸张后,就完成了一次印刷,雕版印刷所用的雕版。
早期雕版印刷活动主要在民间进行,多用于印刷佛像、佛经、经咒以及历书等。1966年韩国庆州佛园寺发现的《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》印本,据考证,应是公元702—704年唐东都洛阳的武周刊本,它是雕版印刷接近成熟时期的印刷品。现收藏在英国伦敦不列颠图书馆的唐咸通九年(868年)刻印的《金刚经》,印有精美插图,图中人物形象丰满,线条刻画流畅,说明这时期的雕版技术已能很好地表现绘画艺术。
从材料上看,卷轴装的书有帛书和纸书两种。在造纸术发明前,卷轴装以帛书为主,东汉后期纸张的出现,一直到隋唐时期,卷轴装发展为以纸书为主。从版本形式上讲,卷轴装书分为手抄本和雕版印刷两种。在雕版印刷之前,画册的形式都为手抄。1900年发现的敦煌莫高窟藏经洞,藏有公元4~11世纪的佛教经卷、社会文书、刺绣、绢画、法器等文物5万余件。
印刷术发明后,随着社会、文化以及印刷行业的不断发展,印刷的书日益增多,人们在阅读和查阅资料时,卷轴装明显感觉不方便,为便于翻阅,画册设计的装订形式逐渐由卷轴装向册页装演变。出现了“旋风装”、“梵夹装”、“经折装”等,成为过渡形式。其中,旋风装接近于卷轴装,而经折装则接近于册页装。
旋风装的形式:旋风装是由卷轴装演化而来的,它的形态如同卷轴,内装书页,鳞次相积,逐页翻飞,它是中国画册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,出现在唐朝。旋风装是把一张张写好的书页,按照先后顺序逐次相错约l厘米的距离,粘在同一张带有卷轴的整纸上面的。展开平放时,错落粘连,形如鳞次。所以又称为“龙鳞装”。旋风装画册放在插架上时,外观上与卷轴装是完全一样的,只有在展卷阅读时才可以看到不同之处。北宋张邦基《墨庄漫录>形容其“逐页翻飞,展卷至末,仍合为一卷。”收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唐写本《刊谬补缺切韵》五卷,就是采用的这种旋风装。
梵夹装的书要比卷轴装阅读方便,但梵夹装书对纸张是有一定要求的。纸张不能太薄,否则两面书写文字时墨迹会互相渗透,影响阅读;同时还容易破损,不易翻阅;穿孑L处与系绳相互摩擦极易损坏,一旦破损全书散架。随之产生了经折装形式的画册。
蝴蝶装的形式是把书页沿中缝将印有文字的一面朝里对折起来,再以折缝为准,将全书各页对齐,用一张较厚、较硬的包背纸将折缝的背面粘在一起,最后裁齐成册。由于是单面印刷,所以折叠后,文字在里,版心在中间,背面空白。蝴蝶装画册,翻阅起来就像蝴蝶的两个翅膀翻飞飘舞,所以又称为“蝴蝶装”,其已经具备了现代画册装订的雏形。
进入宋代雕印画册盛行以后,标志着我国画册的装订形式进入了“册页装”阶段。但这种版心内向的装订形式,人们阅读时会遇到没有文字的页面,同时版心极易脱落,出现掉页的情况,所以逐渐又为包背装取代。
线装书的形式是中国传统装订技术史中最先进的一种,便于阅读,又不易散破。它的装订方法是书心连同封面、封底一起打眼穿线,一般用四眼装订法,较厚的书用六眼装订法和八眼装订法。了解更多画册设计请登录:http://www.dgtianjiao.com
后期线装书的工艺方法和画册式样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,比如较贵重的画册使用“包角”的方法,用绫锦等包书角,来防止摩擦损坏书角,起到保护画册的作用。有的书还加了用木材、硬纸、布面做的书套或书函,用来盛装画册,起到保护和美化画册的作用。清代《御制文渊文源文津文溯阁诗记》,外面有硬木雕花的书匣,匣正面刻有填金的隶书“圣海观澜”,十分精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