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标题:从一个东莞产品摄影展看一座古镇的苏醒
今年过年,山西可看的热闹好像格外多。从大同古都灯会到中华傅山园的花馍展,从祁县社火表演到广灵的民食文化节……“大力发展旅游业”已经成为很多乡村的转型发展远景目标。柳林县城西6公里处的穆村古镇也不例外,但和别处一味的热闹红火不同,穆村古镇除了盘子会、点旺火等传统年俗活动外,今年还推出了一个更高大上的展览——“古镇记忆”产品摄影展。
东莞产品摄影展搞了一周,不久前结束,为穆村古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涨人气。
1 马慧珍和穆村古镇的不解之缘
产品摄影展期间,穆村一里多长的明清街热闹非凡,数万人云集这里,不仅因为在这里可以开怀畅快地看盘子会、秧歌等民俗表演,还因为人们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,静静地欣赏路边小巷、阁楼店铺外到处张贴着的产品摄影作品。三百余幅时光岁月的定格,串联成了一个独特的“古镇记忆”。
除了翻拍的部分老照片,其他大部分作品都是由吕梁籍女产品摄影家马慧珍拍摄的。马慧珍酷爱产品摄影,尤其擅长拍摄民俗古建。“几年前我第一次来到这个古镇,就被深深地吸引了。每一个院落都有着迥然不同的砖雕。气势恢宏、雕功精妙的老爷楼上,老爷尊位安然地注视着这条明清老街。青砖而砌的两座过街楼仿佛穿过时光的隧道,回到灵魂可以对话的地方。在这古老的街道上走一走,那种浓厚的沧桑感让我不得不陷入一种怀旧的气息中。”马慧珍说,所以在其后的几年中,她只要有时间,就会背上相机来这里拍照。
而最让她念念不忘的,还是这里淳朴的民风。“一块钱一个芝麻饼,一块钱一个碗托。廉价风味小吃的背后,是当地人最朴素的愿望:只有用心做,才能让别人品尝到最地道的味道。”
在马慧珍看来,穆村老街不仅是历史遗留的古老记号,更是她内心深深扎根的灵魂家园。她不奢求读懂它每处青砖、瓦片、老院和古巷,只愿拂去心头搁浅的灰尘,放慢了脚步,用心去感受、用镜头去记录这岁月弥留的沧桑。
2 贾喜平,用行动来回馈自己的故乡
穆村明清街,兴盛于明朝,有王、贾、刘三大姓,“四大家,八小家,七十二家毛各念”,在穆村古镇,这些俗语广为流传。四大财主、八小财主,还有七十二户生活富裕的人家。这久远而又亲切的俗语,也告诉同里人,这里的古老与稀世是祖辈为同里后代积攒的财富。
贾喜平就是三大姓之一“贾”姓的后人。如今,他们家祖上留下来的老院落就挨着明清街西口,地理位置绝佳。
贾喜平很早就去外地工作了,但多年来一直热心于家乡文化事业的发展。“我们穆村,有着全吕梁保存较完整的明清街,街上有两座数百年的、气势恢宏的珍贵古建,一座是老爷楼,另一座是镜悬楼。但我们的名气还不行,莫说外省人,就是山西本省的人也是知之甚少。同样是古镇,穆村古镇目前还不如40公里以外的碛口古镇那样,名扬海内外。”贾喜平说。虽然现在还默不惊人,但他对自己从小生活长大的家乡充满信心,他坚信它就如一颗沧海遗珠般,早晚会熠熠生辉。
近些年来,各级政府,自上而下都提倡农村要发展旅游业,如何发展?贾喜平最先想到的是平遥古城:“在平遥古城的发展史上,平遥国际产品摄影节功不可没。一年一度的影展,不仅提升了古城的文化内涵,更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,产品摄影这种传播形式是积极而深远的。”
去年正月,贾喜平在柳林县城发起策划了首届“古镇记忆”产品摄影展,第二届就想到了自己的家乡穆村。
除了前期策划到后期的布展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、物力,最终争取到政府出面主办。“从今年的影展的情况看,效果非常好。我们当地的特产芝麻饼销售比平日翻了五六番,还有多家经营碗托的小吃铺,家家收入都翻几倍。这么高的人气,将来不愁经济效益上不来。”
3 要想可持续发展要做的事还很多
一周的影展,穆村古镇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建筑魅力吸引了八方游人的瞩目。但不可否认,要想发展旅游,这里要做的还很多。
除了美味实惠的芝麻饼和碗托,穆村古镇可开发的东西还不少,比如纯手工银器、麻糖、传统麻纸套印艺术……下一步,如何开发这些地方特产以及其衍生出的旅游文创产品,的确需要认真思考。
还有,在岁月气息扑鼻的明清街上,却傲然矗立着两座现代的小二楼,实在是大煞风景。古镇清幽,可接待能力有限,住宿条件相对简陋。古镇外通向外界唯一的一条公路只有狭窄的四车道,且煤运货车络绎不绝,因此在影展期间,这里天天都会上演拥堵大戏,不堵个把小时别想离开。这些也都是当地政府需要花大力气解决的问题。
据了解,穆村古镇正在申报“中国历史文化名镇”,一旦申报成功,这里将会迎来更多游人的驻足和关注。如何完善自身硬件的同时又留住现有的淳朴,将是一个大挑战。正如2017中央1号文件中所说:“乡村的最大魅力除了在于山水环境外,还在于穿越时空传递的文化气息,文化保护不仅在于普查、保护,还更应该注重保护与开发并重,促进可持续发展。”